星期五, 十一月 14, 2008

奥巴马回答《自然》与科学相关的26个问题

奥巴马回答《自然》与科学相关的26个问题
美国科技迎来奥巴马时代
 

编者按:
 
在11月4日举行的美国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并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前夕,英国《自然》杂志邀请两位总统候选人回答了与科学相关的18个问题。奥巴马书面回答了问题,但麦凯恩的竞选团队拒绝了这一邀请。之后,奥巴马补充回答了《自然》杂志提出的有关与生物安全、核武器实验室和美国参与国际项目等8个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中,奥巴马大致勾勒了他所领导的美国政府在科学、技术、环境和能源等问题上的政策走向。
 
经《自然》杂志特别授权,我们全文翻译了奥巴马对于科学相关问题的回答,标题为编者所加。
 
基础研究
 
问: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您最优先的考虑(或当务之急)是什么?
 
答:我承诺加强美国在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这将成为本届政府的中心要务。我们拥有的创新型人才仍然为世界所羡慕,但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采取新的措施。比如,美国每年进口530多亿美元的高技术产品,这已经超出我们的出口量。中国是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高技术出口国。这种竞争的形势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因为追求以技术为职业的美国学生人数正在减少。从大学中接受科学或工程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来看,美国位居发达国家的第17位,而30年前我们的排名是第3位。
 
从宇宙的大小到亚原子粒子,从支持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化学反应到维持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基础研究的目的是认识自然的诸多特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联邦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一直是美国生活的本质特征。虽然特定项目的结果永远无法预测,但基础研究是增加新知识的可靠来源,这些知识刺激了远程通信、医学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产出了相当可观的经济回报,确保了美国在工业、军事和高等教育中的领导地位。我相信,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是确保我们未来有更健康生活、更好能源、高级军事力量和高收入工作职位的根本所在。
 
然而,我们今天对科学和工程学中几乎所有学科的投入都明显不足。以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看,最近数十年中,联邦政府对物质科学和工程学的支持一直在下降;在生命科学的资助持续增加一个时期后,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的预算在过去6年中持续丧失其购买力。结果,我们的科学机构常常只能在10个项目中选择支持1个,妨碍了年轻科学家的职业,阻断了我们追求许多新发展的能力。而且,在这种环境下,科学家们不再愿意追求可能导致最重要突破的风险研究。
 
最后,在许多国家都在增加科研经费的同时,我们正在减少对科学的支持,这种状况已经威胁到我们在许多核心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
 
这个现状是不可接受的。作为总统,通过在未来10年将基础研究的经费翻一番,我将增强对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数学和工程学领域基础研究的资助,支持科学家并恢复美国科学的领导地位。
 
问:生物医学的创新昂贵而缓慢,一种新药的发明差不多需要10亿美元的投入和10年的时间。你的政府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研究能够更容易地转化为治疗方法?
 
答: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国人民都有为生物医学骄傲的诸多理由: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全世界,医学科学在对付疾病中发挥了非凡的作用。由NIH、其他政府机构、制药业和生物技术业资助的研究产生了许多疫苗、药物和激素,它们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减少了严重疾病和残疾所带来的可怕后果。
 
也许,“将研究转化为治疗”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知道生物医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求更好的机会,用科学研究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我将鼓励研制疾病的生物示踪剂,这会简化新治疗效果的评估方法;鼓励利用遗传信息筛选最可能受益于新疗法的病人;鼓励多学科研究,这在许多研究中心业已成为可能。此外,我还将支持并日益关注致力于预防、早期检测和提高疾病管理水平的研究。而且,我相信,在确保新治疗方法被开发并更有效地为公众使用方面,我们还能做更多的事。
 
我相信,我们必须增加对NIH的资助,以逆转在研究成本攀升的同时,我国研究人员的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我们必须做更好的工作,为食品和药物管理署(FDA)、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以及其他联邦机构提供更多的资源,确保当这些医学进展转化为激动人心的新疗法时,它们被广泛应用的快速性和安全性均被充分考虑。此外,我们必须按轻重缓急去除联邦机构与公众、私人和非营利组织间的障碍,确保创新中有更好和更高效的合作。
 
问:多年来,联邦政府对科学决策的干涉已让许多科学家深感痛心。您会采取什么措施恢复政府中科学顾问的中立性?
 
答:在许多领域,科学和技术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我相信,这些信息必须来自内行而且没有意识形态上的偏见。我将恢复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政府的决策应该基于最可行、具有科学有效性的证据,而不是政府官员或首长的意识形态偏见。更广泛地讲,我承诺创建一个透明和相互链接的民主政治,利用最前沿的技术,在新水平上为美国公民提供透明、负责任的参与机制。政策的制定过程必须基于传统的长时间的公开讨论,这种讨论包含个人带来的新信息或相反观点,反映出科学的进展。我已建立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学顾问团队,其中包括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正帮助我绘制政府的强大科学议程。
 
此外,我还将:
 
第一,任命拥有坚实科学和技术背景、正直和客观的人出任逐渐增多的高级管理职位,他们的决策必须整合科学和技术建议。这些职位必须由品德高尚、没有政党偏见的高素质人才担任。
 
第二,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首席技术官员(CTO,Chief Technology Officer)职位,确保我们政府和所有机构都拥有适当的面向21世纪的基础设施、政府和服务。首席技术官将负责整合同类中最好的技术、分享最好的实践并保护我们的网络。
 
第三,通过任命能够在科学技术的核心事务上提供独立建议的专家,加强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作用。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将再次成为总统的顾问。
 
第四,恢复政府的科学正直性,通过发布一项清晰指导政府出版物评估和发布的总统令,保证结果能及时发布,而且没有被政府官员的意识形态偏见所扭曲,恢复决策过程的透明性。我将增加对报告滥用这一过程的“告密者”的保护。
 
能源·环境·核电
 
问:在您对美国能源供应的愿景中,核电力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您如何处理核废料的问题?
 
答:核电力是我们目前能源供应综合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非碳电力中,核电占了70%。如果我们选择全部取消核电,那么我们不可能实现气候变化的积极目标。然而,在考虑扩大核电厂之前,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核燃料安全、废料和垃圾的处理及核扩散。(位于内华达州的)丝兰山核废料处理项目是一个昂贵的错误,应该放弃。我将与工业界和州长共同努力,在追求长远解决办法的同时,开发核废料安全处理的新方法。
 
问:您支持管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竭制—贸易体制”;但来自欧洲的“排放—贸易体制”有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教训吗?
 
答:我将执行一套基于市场的“竭制—贸易体制”,将碳排放量减少到科学家们认为的必要水平:在2050年将碳排放量降低至1990年水平的80%。欧洲的体制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但它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错误。与欧洲的系统不一样,我计划的目标是竭制几乎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拍卖掉所有的许可证而不是让它们自由交易,确保市场上许可证和其价格的稳定。我的计划将利用拍卖收益,投资未来的清洁能源、居住地保护、减免家庭税务和其他过度负担。
 
问:您坚持开采国内石油储藏的立场是否与您减少国家排放和与气候变化作斗争的目标矛盾?您如何在二者间保持平衡?
 
答:美国拥有3%的世界石油储存量,因此不可能靠开采这种办法来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但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在本国国内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防止全球能源价格攀升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里有多个关键时机,支持美国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提高而不必开放目前受保护的区域。
 
我所提议的增加国内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的方法并不会削弱我抗击气候变化的承诺,这是当今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承诺执行一套基于市场的“竭制—贸易体制”,在2050年前将碳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80%,通过设立严格的年度减排目标和2020年前的中期减排目标,我将启动一项立即减排措施。
 
进化论·干细胞研究
 
问:您相信自然选择的进化论足以解释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吗?智慧设计或部分衍生理论应该在学校的科学课堂讲授吗?
 
答:我相信进化论,我支持科学界的强烈共识,即进化论是以科学的方法所确认的。我不认为对没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如智慧设计等的讨论有助于我们的学生,智慧设计没有接受过实验验证。
 
问:您会去除布什总统关于禁止用联邦经费从事采集自2001年8月9日后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命令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您认为创建人类胚胎干细胞是可以接受的?
 
答:干细胞研究至少在3个方面有望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通过用健康细胞替换受损细胞,治疗糖尿病、帕金森氏症、脊柱损伤、心脏病和其他疾病;通过提供安全方便的疾病模型,帮助科学家从事药物开发;帮助理解正常发育和细胞官能障碍的基础性问题。
 
因为这些原因,我强烈支持拓展干细胞的研究。我相信,布什总统在资助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上设置的限制妨碍了我们的科学家,也阻止了我们与其他国家竞争的能力。作为总统,我将通过一项总统令取消目前一项干细胞禁令,即禁止用联邦经费资助利用采集于2001年8月9日后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系所进行的研究;我将确保所有干细胞的研究都符合道德规范并受到严格监控。
 
我知道,有人反对政府支持需要采集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的相关研究。然而,成千上万的胚胎通过试管培育被储存在美国,它们的目的不是用于再繁殖,而且最终将被毁坏。我相信,利用这些胚胎用于拯救生命的研究,而且这些特别胚胎来自于为特定目的的自愿捐赠,这样的做法符合道德规范。
 
我也知道,有人建议各种类型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衍生于组织资源而不是胚胎,因此没有必要利用胚胎干细胞。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虽然取自血液或骨髓的成体干细胞已被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但它们不具备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不会替代它们。最近的发现显示,成体皮肤干细胞能够被程序化处理化,表现出干细胞行为;这些激动人心的发现在未来可成为高度全能性干细胞的替代品。然而,胚胎干细胞保持了“黄金标准”,所有各类干细胞研究在可见的未来均应保持平行发展。
 
基于最近国家研究理事会的报告,我不限制对这类研究的资助,而是支持对它们进行负责任的监督。目前,接受各种资助从事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各个机构,正在遵循国家研究理事会的建议。随着研究规模的扩大,联邦政府对干细胞研究项目的资助将鼓励美国天才的科学家们从事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鼓励有效的监督,也将给其他国家一个信号,表明我们愿意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医学研究领域接受竞争。
 
空间项目·移民政策
 
问:对美国来说,您认为宇航员重返月球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吗?
 
答:我相信,美国需要强有力的空间项目,这不仅有助于维持我们在空间领域的优势地位,而且也有助于在教育、科学、技术、环境和国家安全方面的优势地位。从计算机、医学技术到婴儿配方奶粉和汽车,为空间任务而开发的技术已经应用于提高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总统,我将建立一个强大和平衡的民用空间项目。为了实现这个愿景,我将邀请国际合作伙伴、私人和私人企业,共同扩大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的触接范围。我相信,NASA的新生有助于美国保持处于创新的前沿,为美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我将重建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委员会,它将协调民用、军事、商业和国家安全相关的太空活动,直接向总统报告。这个委员会将负责监督一个全面、整合的战略和政策,处理与政府相关的空间项目,包括分别由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国防部、国家测绘局、商务部、运输部和其他政府机构执行的项目。它将请求公众参与、融入国际社会,制定出面向21世纪的空间远景,这个远景在推动国家拓展空间探测计划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间平衡的同时,还将持续增强新技术系统的运转能力。
 
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科学领导地位来说,人类空间飞行至关重要。我将支持超越地球低轨道的复兴型人类探测计划。我赞成在2020年前人类重返月球的计划,这是向火星等更远空间迈进的前哨。
 
问:许多在美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生留在了美国,他们对这个国家的研究基础和财富都作出了贡献,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支持移民改革吗?
 
答:我们必须制定全面的移民改革方案,以恢复我们经济的强盛,解除因联邦移民制度的低效而给地方政府造成的不公正负担,确保国家和边界的安全;为1200多万愿意支付罚款、纳税和学习英语的非法移民提供获得公民资格的途径。全面改革移民政策的核心之一是,扭转“9·11”事件后导致世界最优秀人才离开美国的导向错误政策。作为总统,我将提升我们的合法永远居留签证项目和临时项目签证的程序,吸引部分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到美国。
 
减排·气候科学·
 
总统科学顾问
 
问:美国带头签署具有约束性的国际排放目标吗?如果中国和印度最初不同意这样的协议,那么协议该如何执行呢?
 
答:作为世界上人均排放量最大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实体和技术领袖,我相信在国际国内抗击全球变暖的斗争中,美国应该承担起领导责任。通过对国内排放采取一项激进的竭制措施,美国将重新获得道德权威,领导世界采纳有效和平等的措施对付全球气候变暖。我将努力鼓励中国和印度加入减少全球气候变化的事业中,我将创建一个“全球能源论坛”,论坛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无论它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通过这个论坛向其施加压力,迫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减少其排放量。我承诺美国将重新加入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恢复美国的领导地位。
 
问:您会支持这样一个禁令,即禁止创建没有加入碳捕获或储存系统的新燃烧电厂?
 
答:我认为全球变暖是我们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因此,我支持有助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新技术研究,包括资助让煤成为清洁燃料能源的技术。在改造老电厂的同时,我们必须将这些新技术整合进新燃煤电厂。作为总统,我将大幅增加资源,支持低碳煤技术应用和商业化;采纳广泛的机制促进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我将要求我的能源部长加入公私伙伴关系,开发5个“首创先例”的商业化规模的燃煤电厂,这些电厂均装备碳捕获和储存系统。
 
问:您的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促进美国对气候科学的支持?
 
答:科学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气候变化的机理以及这种变化可能会对我国及世界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我将全力支持这样的研究。我将消除气候科学在联邦政府中的政治化色彩,确保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依靠有最坚实科学基础的事实或证据。我还将扩大现有联邦政府审视气候科学的努力,确保联邦所有相关机构在分析气候科学的各方面有更好合作,努力推动美国加入国际气候变化计划。
 
问:您会恢复总统科学顾问在内阁中作为总统特别助理的地位吗?
 
答:我承诺在政府的最高层次上,政府将重新依赖于坚实、没有意识形态倾向的建议,我的政府官员都将在尊重科学证据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美国竞争力计划
 
问:布什总统的美国竞争力计划意味着,未来10年中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能源部(DOE)科学办公室和有国家标准技术局的物质科学预算增加一倍。您支持对物质科学研究经费的这种增加吗?如果是,那么这种增加是否以损害国家卫生研究院(NIH)经费的增长为代价?过去5年中,NIH的预算一直固定没有变化。
 
答:我相信,对物质科学和其他领域的研发投入一直是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有助于我们实现国家在能源、环境、卫生保健和诸多领域的目标。我是美国竞争力计划的共同发起人,并成功引入多项条款,确保更多美国人有机会进入科学和技术领域,得以提升。我一直很失望,因为布什政府未能在这些重要领域投入必要的经费。
 
预算上的不妥协导致无法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经费。如果我在这次选举中的竞争对手也坚持他冻结国内权衡性支出(domestic discretionary spending)的诺言,那么这些目标肯定也不会实现。然而,我坚定地承诺未来10年中,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能源部科学办公室和国家标准技术局等联邦机构的研究预算增加一倍。与此同时,我承诺前兆性地按相似比例增加国家卫生研究院的预算,我很高兴,共和党和民主党对扭转布什政府对生命科学研究资助不足的现状达成了共识。
 
问:美国需要新一代核武器吗?如果不,核武器实验室的建议是什么?
 
答:作为总统,我将为核武器政策制定一个新方向,向世界表明美国赞成它自己目前在《核不扩散条约》中的承诺,最大限度地消除核武器。我全力支持对这一目标的重申。我已清楚地表明,美国不会单方面解除武器。当然,只要别的国家保留核武器,美国就将保持一个强大、安全和可靠的核威慑。但我不会授权新核武器的研发。在全世界范围内消除核武器是美国核政策的中心要素,也是我的目标。
 
能源部的武器实验室在国家安全和其他许多领域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将持续发挥这种作用。我将基于我在美国参议院的工作,加强旨在尽最大可能减少核武器的国际协作。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以任何方式减少确保现存核武器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努力。国家实验室对这一任务和许多关键任务的实现至关重要,这些任务涉及到国家安全、国土安全、核不扩散、核武器、计算科学、生命科学、环境技术和其他领域。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学和技术的核心资源,我将确保这些资源得到支持,并能致力于我国在21世纪的最核心科学和技术任务的实现。
 
问:一年一度的国会预算案让美国成为大型国际研究项目中不可靠的合作者,这些项目包括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和国际直线对撞机等。您支持一种让美国为重大国际项目作出贡献的基于多年度的新方法吗?
 
答:许多迫在眉睫的研究挑战能够通过国际合作得以最好解决。我愿努力工作,确保我们能够通过成为多种项目的国际伙伴来平衡联邦研究经费,这些项目包括碳捕获和碳截存技术。我将鼓励多国投资的研究合作,比如有关疟疾和其他疾病的医学研究。对这些项目全力支持,是我坚定承诺将基础研究经费翻番的一部分。
 
问:为了让美国在2012年时比今天更不易受生物恐怖行动的袭击,您会做些什么?
 
答:现在是需要全力以赴对付生物恐怖的时刻。我们知道,无论是喷撒到我们城市还是通过食物传播,生物武器的成功部署都将把千万美国人致于死地,并给我们的经济造成灾难性打击。在海外,我将在3年时间里投资50亿美元,启动一个“安全分享伙伴关系”项目,促进国际间情报和法律执行基础设施,摧毁恐怖分子的网络。我将加强美国在海外的情报收集,在恐怖分子发动袭击前鉴别和阻断他们,拓展美国政府的生物盾牌项目,竭止任何生物武器。我将与国际社会合作,视任何将疾病当做武器的行为为反人类罪。
 
为保证我国作好准备迎接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公共卫生系统提供面对危机的浪涌能力(超负荷运行能力),提高我们处理传染性疾病的能力。我将投资新疫苗和探测袭击、追踪其起源的技术,以便我们能作出适时反应。我保证在未来5年中每年为电子健康信息投资100亿美元,不仅要提高程序化的卫生保健系统,而且要确保当官们在紧急时刻部署资源和挽救生命时,这些系统能为他们提供关键信息。我将帮助医院形成合作网络,应对突然潮水般涌进的病人;确保美国有足够的医药、疫苗和诊断技术,并将这些生死攸关的产品送到需要它们的人的手中。
 
我们还将扩大地方和州政府项目,保证它们有资源应对这些灾难。通过改进无障碍通信机制、消除冗长的程序、构建为各级政府拥有的特别力量,我将努力加强联邦政府与地方和州政府在这类事件上的伙伴关系。我将引入立法,为各类提高急救系统质量的项目提供资助。我将依赖美国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无与伦比的天才和优势,以及他们对生物系统的洞见,研制新药、疫苗和诊断技术,并以比现在更快、更有效的方式生产这些至关重要的产品。不幸的是,布什政府未能成功利用生物盾牌计划的优势。因为生物袭击的方式无法预测,我将着重加强对具有更大广谱性疫苗(broad-gauged vaccines )和药物的需求、反应快捷和灵活的药物研发和生产体制。这些努力将增强美国生物技术和制药业,创建高薪水职位。
 
《科学时报》 (2008-11-11 A2 国际,原题《美国科技迎来奥巴马时代》)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Grants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Grants

Philip E. Bourne*, Leo M. Chalupa

1This piece follows an earlier Editorial,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1], which has generated significant interest, is well read, and continues to generate a variety of positive comments.That Editorial was aimed at student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 life of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This interest has prompted us to try to help scientists in making the next academic career step—becoming a young principal investigator. Leo Chalupa has joined us in putting together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grants, based on our many collective years of writing both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grants. While our grant writing efforts have been aimed mainly at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funding agencies, we believe the rules presented here are generic, transcending funding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 boundaries.

At the present time, US funding is frequently below 10% for a given grant program. Today, more than ever, we need all the help we can get in writing successful grant proposals. We hope you find these rules useful in reaching your research career goals.

Rule 1: Be Novel, but Not Too Novel

Good science begins with new and fresh ideas. The grant writing process should be a pleasure (no, we are not kidding), for it allows you to articulate those ideas to peers who have to read your grants but not necessarily your papers. Look at grant writing as an opportunity to have an impact. Feel passionate about what you are writing—if you are not passionate about the work, it is probably not a good grant and is unlikely to get funded. “Me-too” science will not get funded when funding levels are low. On the other hand, science that is too speculative will not be supported either, particularly when funds are tight—sad but true.

Rule 2: Include the Appropriate Background and Preliminary Data as Required

You need to convince reviewers that the work you propose needs to be done and that you are the best person to do it. Different granting programs require differing amounts of preliminary data. For certain program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work must be essentially done before the grant is awarded, and that the funds are then used for the next phase of the research program. There is some truth in this. So where appropriate, do provide some tantalizing preliminary result, making sure to tell the reviewers what these results imply with respect to the specific aims of your proposal. In formulating the motivation for your proposal, make sure to cite all relevant work—there is nothing worse than not appropriately citing the work of a reviewer! Finally, convince the reviewer that you have the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background to perform the work as proposed.

Rule 3: Find the Appropriate Funding Mechanism, Read the Associated Request for Applications Very Carefully, and Respond Specifically to the Request

Most funding organizations have specific staff to assist in finding funding opportunities, and most funding agencies have components of their Web sites designed to help investigators find the appropriate programs. Remember, programs want to give away money—the jobs of the program's staff depend on it. The program staff can help you identify the best opportunities. If your grant does not fit a particular program, save your time and energy, and apply elsewhere, where there is a better programmatic fit.

Rule 4: Follow the Guidelines for Submission Very Carefully and Comply

Many funding bodies will immediately triage grants that do not comply with the guidelines—it saves the program time and money. This extends to all the onerous supporting material—budget justification, bibliographies, etc. Get them right and keep them updated for future applications. Even if it goes to review, an inappropriately formulated application may aggravate the reviewers, and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even if the science is sound. Length and format are the most frequent offenders.

Rule 5: Obey the Three Cs—Concise, Clear, and Complete

The grant does not have to fill the allotted page count. Your goal should be to provide a complete reckoning of what is to be done, as briefly as possible. Do not rely on supplements (which may not be allowed) or on Web sites (review may be actively discouraged since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compromise anonymity). Specify the scope up-front and make sure it is realistic with respect to the funds requested. A common temptation for inexperienced grant writers is to propose to do too much. Such applications are usually judged as overly ambitious and consequently poorly rated.

Rule 6: Remember, Reviewers Are People, Too

Typically, reviewers will have a large number of grants to review in a short period. They will easily lose concentration and miss key points of your proposal if these are buried in an overly lengthy or difficult-to-read document. Also, more than likely, not all the reviewers will be experts in your discipline. It is a skill to capture the interest of experts and nonexperts alike. Develop that skill. Unlike a paper, a grant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y to apply literary skills.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human interest, and humor can all be used judiciously in grants to good effect. Use formatting tricks (without disobeying rule 4), for example, underlining, bolding, etc., and restate your key points as appropriate. Each section can start with a summary of the key points.

Rule 7: Timing and Internal Review Are Important

Give yourself the appropriate lead time. We all hav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eadlines. Ideally, you should complete a draft, leave sufficient time to get feedback from colleagues, and then look at the grant again yourself with a fresh eye. Having a spectrum of scientific colleagues who are similar to the likely reviewer pool critique your grant is very valuable.

Rule 8: Know Your Grant Administrator at the Institution Funding Your Grant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is person is your best advocate. How well you understand each other can make a difference. Many grant administrators have some measure (limited to complete) discretionary control over what they fund. The more they know and understand you and your work, the better your chances of success. Do not rely just on E-mail to get to know the grant administrator. Do not be intimidated. Talk to them on the telephone and at meetings where possible—they want to help.

Rule 9: Become a Grant Reviewer Early in Your Career

Being on review panels will help you write better grants. Understanding why grants get triaged before complete review, how a panel reacts to a grant, what the discretionary role of program officers is, and what the role of oversight councils is provide valuable lessons for writing successful grants of your own and for giving others advice about this process.

Rule 10: Accept Rejection and Deal with It Appropriately

Rejection is inevitable, even for very good grants when funding levels are low. Learn to live with rejection and to respond appropriately. Do not be defensive; address each criticism head on and respond with facts and not emotional arguments. When resubmission is necessary, make it very clear to the reviewer that you understand what was wrong the first time. Indicate precisely how you have fixed the problems. In the resubmitted application, never argue with the validity of the prior review. If the grant was close to being funded the first time around, remind the reviewers of that fact by including the previous score if appropriate, and make it crystal clear why this version is much improved.

There are no previously unrevealed secrets to grant writing presented here. Rather, it is a concise picture intended to help our early career readers take the next step. If you feel like you need more detail, take a look at Kraicer's article [2]. Good luck on getting those grants.

References

  1. Bourne PE (2005)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PLoS Comput Biol 1: e57. DOI:10.1371/journal.pcbi.0010057FIND THIS ARTICLE ONLINE
  2. Kraicer J (1997) The art of grantmanship. Strasbourg: 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Available: http://www.hfsp.org/how/ArtOfGrants.htm. Accessed 19 January 2006.

星期二, 十一月 11, 2008

为了民生,急需建立民生财政

为了民生,急需建立民生财政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三建议

·曹思源·    

 

现状:财政对民生投入太少
建议之一:取消公务员职务消费,节省行政费5000亿元
建议之二: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产业,削减经济建设费5000亿元
建议之三:将节省下来的财政经费一万亿元投向民生
    第一,公车消费节省3000亿元,投向医疗改革;
    第二,给国有经济的投资节省5000亿元,投向教育和社会保障;
    第三,公费吃喝节省2000亿元,用于环境保护和保障性住房制度。

 

 


 


    人民政府要以民生为重,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要将国家财政的钱,最大比例地用于民生,围绕民生来安排财政支出。要将中国的财政,从中央到地方,都打造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财政。民生财政的注资,犹如发动机的引擎,带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倾注于民生各个领域,从而实现不断改善民生的目标。

 

    现状:财政对民生投入太少
    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国家财政投入民生的比重,打造民生财政,需要先了解一下到目前为止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结构。
    请看中国财政支出结构统计表(见表1)

 

[表1]

点击看大图
(点击可看大图)

  这张统计表暴露出两个问题:
    1、财政支出的前三项中,比重最大的是行政管理费,其次是经济建设费,而直接民生领域的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所占比重最小。
    2、从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只增长36倍,而行政管理费则大幅攀升了76倍。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列国行政管理费(或曰公务支出)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注1]
        德国(1998年)                2.7%
        埃及(1997年)                3.1%
        英国(1999年)                4.2%
        韩国(1997年)                5.1%
        泰国(2000年)                5.2%
        印度(2000年)                6.3%
        加拿大(2000年)              7.1%
        俄罗斯(2000年)              7.6%
        美国(2000年)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     25.7%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各级政府叫做人民政府,应该是精打细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们所花的行政费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更为低廉。然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行政费比重,居然比资本主义国家高那么多,真是匪夷所思!中国公仆的花费,居然超过用于民生的经费,挤占了主人的用款,可谓仆费畸高、喧仆夺主、本末倒置!这种财政支出结构近年虽有所改善,注入民生的部分有所增多,但总的结构仍不合理。它所体现的特征,可以称之为行政耗费型财政,或曰“官耗财政”,是我们现在要打造民生财政不可回避的改革对象。
    此外,表1显示,在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大部分是对国有经济的投资)历年累计达到89835.01亿元,比同期文教科学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总和70901.64亿元高出27%,占预算支出总额33%。从这一特征看,中国的财政也可以叫做“建设型财政”。此弊如何解决,容我稍后论及。
 

 

    建议之一:取消公务员职务消费,节省行政费5000亿元
    要建立民生财政,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钱从何来呢?在现有的财政总盘子中,显然要改变财政支出结构,从削减不合理的行政管理费中挖掘财源。其中来源之一就是取消公务员的职务消费,预计可以省出5000亿元。
    目前中国行政费中明显不合理的开支是“三公”——每年公车消费4000多亿元、公款招待吃喝玩乐2000多亿元、公费出国3000多亿元。“三公”消耗共计9000多亿元。[注1]尽管每年“两会”上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慷慨陈词,新闻媒体口诛笔伐,而公款消费的这“三座大山”却是年复一年“我自岿然不动”。
    据统计,2004年中国大陆各级党政机关公车约有400万辆,年费用4085亿元。尔后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以超过20%速度递增。“公车”,顾名思义应是仅限于公用。但目前公车的普遍现状是领导人员用三分之一、家属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这种“三三制”一般人早已见怪不怪,2006年10月25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个超越三三制的普通事例。
    请看一个局长司机老黄的7天行程:
    10月1日,局长好朋友的儿子结婚,老黄到婚纱店将公车装饰为婚车,然后接送新人,忙了一天。
    10月2日,老黄一大早起床,把去旅游的局长儿子一家三口送到机场,然后到邻近城市接局长的父母来该市过节。
    10月3日,陪局长夫妇到城里购物。中秋节将至,晚上陪局长各处送礼。
    10月4日,到邻近城市接局长的妹妹一家到局长家,晚上继续陪局长送礼。
    10月5日,送局长妹妹一家回家。
    10月6日,到机场接旅游归来的局长儿子一家。中秋节晚上,老黄终于在家吃了顿团圆饭。
    10月7日,送局长父母回老家。回来后送局长去酒店,把局长从酒店送回家后,已是夜里十二点多了。
    在老黄的概念中,公车,就是“用公款购买的私车”:送局长与家人四处旅游、赴宴;接局长的孙子上、下学;连局长儿子的驾驶技术也是老黄带他到城外荒地,花了两个月时间练出来的。

    实际上,在中国城乡各地飞奔的许多公车,不仅仅是公款购买的私车,而且是公款雇佣司机、公款维修保养、公款购买保险的私车;是挤占应属老百姓的教育经费、医疗经费、社保经费置办的官员私车。
    放眼望去,这道公车私用的风景线,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经是越来越罕见的稀奇景色了。
    韩国首都首尔市已把“官车”数量砍到只剩4辆,市长和3位副市长各1辆。没有紧要公务,市长也须乘地铁上班。
    美国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英国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也都是每天乘地铁上下班。
    瑞典政府高官工作时可以使用公车,下班只能开自己的私车,首相也只能开私家车上下班。[注2]瑞典警方在周末可以拦住任何公车,检查其是否执行公务。
    德国一位女议员因为用公车送丈夫到大学上班被曝光而不得不辞职。
    丹麦的公务员出差只能坐公共汽车,出差地如果没有公交车,才可以乘坐出租车。
    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个倒霉的市长,他和夫人出去私人旅行,让司机用公车把他们送到港口,旅行回来又让司机接了一次。不料被人告上法庭。市长公车私用,补回汽油费都不行,不但丢了乌纱帽,还被判入狱六个月。
    芬兰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公车腐败一说。除总统以外,芬兰整个公务员系统中,只有总理、外交部长、内务部长和国防部长4个人享有固定的专用公车待遇。而且他们也只能在上班时间使用专车。亲友揩油之事闻所未闻。虽然贵为一国元首,芬兰总统常常骑自行车出门。
    社会主义中国,公务员理应更加廉洁奉公。然而让人很难理解的是,我们这里大大小小的党政官员,从国家级的部长到县级的科长以及乡镇长,只要有条件的,都要搞上一辆专车;没有条件的呢,努力创造条件也要搞一辆玩玩。而一旦有了专车,几乎不言而喻就有了全天候24小时使用权、全家使用权、亲友使用权、公私不分的使用权。这不属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特色的公车腐败。

    这种公车腐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激化党政官员与普通百姓矛盾的“导火线”,成了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公敌”。可以说,这种公车腐败之弊,上上下下有目共睹;至于如何改革,则意见大相径庭。
    如果能站在关注民生的角度看问题,公车改革的思路我以为并不难理顺,关键就是两条:
    第一,为了民生,必须从根本上禁止官员化公为私、公车私用。
    第二,领导干部专车制度,是导致公款私车制度的捷径,不能不取消。
    循此思路,我斗胆提出一个公车改革方案供政府与读者朋友参考。
    这个改革方案要点有五:
    一、除军队系统以外,同一城市的所有公务车组编为三类出租汽车公司,均按企业运营,价格与当地其他出租汽车公司相同。其中,A类公司为机关内部服务,同时保留部分特殊管理办法;B类公司面向社会服务;C类公司兼顾机关内外服务,根据机关内公务用车的需求情况灵活调度。
    二、公务员因公用车,既可以乘机关出租汽车,也可以乘社会出租汽车。
    三、A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优先安排因公用车,并保留必要数量的备用车以应公务急需。任何人以任何原因用车均须按规定付费。
    四、公务员因公乘车付费后,由本机关按财务制度审核报销;因私乘车的费用一律自理。
    五、取消各级领导干部专车制度,领导干部公出,由公司调度安排备用车;公出结束,备用车仍归公司调度管理。
    这个车改方案将机关公车改为企业化运营,公务用车绝大部分社会化,既能保证公务员工作用车的需要,又能杜绝公务员私占公车,同时可以大大降低机关公务车保有量,从而节省出大量资金用于民生。
    《人民日报》2005年1月26日报道,据了解,甘肃省一个县的公务用车少则89辆,多则362辆;要养活全省公务用车,一年花费8.07亿元。公务车每公里成本费6至8元,是市场成本的8至10倍,使用效率只有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
    依此计算,按照市场运营车辆的成本效率指标管理,我国现有公车400多万辆、每年费用4000多亿元均可削减90%,只需10%。在改革过渡阶段,即使打上1倍的保险系数,最多也只要保留20%就足够了。
    总之,仅仅公车管理制度改革一项,只要动真格,从公车消费的4000多亿元中每年节省出3000亿元是有把握的。这笔巨款投入民生,可就是民生财政的第一桶金啊!

    那么,民生财政的第二桶金该从哪儿挖出来?毫无疑问应指向花在吃喝上的那几千亿元公款。
    请看,全国公款吃喝开支的攀升账:[注3]
        1989年         370亿元
        1990年         400亿元
        1992年         800亿元
        1994年        1000亿元
        2002年        2000亿元
        2003年          缺资料
        2004年        3700亿元[注4]
    公款吃喝最初还有所限制,叫做“四菜一汤”,后来变成了“四盆一缸”,再后来,一桌酒席有的花费数千元、上万元公款也在所不惜。如今更是大有发展: “凡客必请,凡请必吃;来者必陪,陪必高档”。有的餐前有康乐休闲,餐中有歌舞伴唱,餐后还有娱乐按摩。因此,公款吃喝后面还得加“玩乐”二字才般配。诸如此类,一概冠以时髦名称:“职务消费”。
    什么叫职务消费?我看这些都应叫特权消费。我们可以承认公务消费,但决不能认可职务消费。
    一个人担任了某个职务,于是乎他个人的吃喝玩乐用车用房便都由公款支付,而且职务越高,公款消费的权力便越大,形成某些官员竞相攀比的“科长消费标准”、“处长消费标准”、“局长消费标准”、“部长消费标准”。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特权消费吗?这种美妙动听而又丑恶无比的“职务消费”,最终会引起天下不平、天下不稳,实在是社会和谐的天敌!因此,我主张对职务消费坚决予以取缔。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一条社会常识——崇尚公私分明。而所谓职务消费恰恰就是公私不分、化公为私、损公肥私,是有损于执政党光辉形象的。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天天讲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搞职务消费就不能为人民服务吗?不占用公款吃喝玩乐就不能开展工作吗?

    公款吃喝的问题,我以为只需两项措施就能管住:
    第一,建立公款消费公示制度。
    现在推行电子政务,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网站,建议设立公款消费公示制度,凡是用公款消费(包括吃喝等项)的帐单,逐日全部在各级政府的网站上向全社会详细公布,比如说,招待者(一律自己付费)和被招待者的姓名、单位、职务,所点主食、副食、饮料、烟酒的数量与价格以及就餐地点等等。这些信息可以成为感兴趣的网民、选民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质询、举报的线索,负责报账的财务部门及其主管领导要定期接待有关人士的查询或举报。这项措施不是很麻烦,代价不大,却有利于培养广大公民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增强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改善政府形象,刹住公款吃喝风。
    第二,实行份饭制,规范公务接待。
    现在有些工作餐花钱如流水,难以节制,与就餐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建议今后无论内宾、外宾和陪餐者,一律采用份饭制。每人一个托盘,每盘一盒饭一盒菜一盒汤。对于有特殊饮食习惯的人(如忌辣者、忌猪肉者或彻底的素食主义者)可以适当调节食物品种。饭量太大的人可以加点饭,绝大多数人都能吃饱,以利工作。个别未能尽兴者,可以晚上回家放开来享受。
    我们传统的聚餐方式是合餐制。8─10个人一桌,8─10道菜,乃至十多道、二十多道菜层出不穷,既不卫生、也不节约,更不利于减肥。当然,在非公务就餐时,究竟采用份饭制还是合餐制,可以自由选择;但是凡动用公款就餐,应一律规定为份饭制。这对于端正党风、政风,对于改善民生,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改变财政支出结构,取消公务员职务消费,从公车消费中至少省出3000亿元,从公款吃喝中至少省出2000亿元,仅此两项就能抠出5000亿元白花花的银子,投入民生领域,成为民生财政的重要来源。

 

    建议之二: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产业,削减经济建设费5000亿元
    当今世界各国,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都是对国民收入进行第二次分配。所谓第二次分配,就是在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进行第一次分配之后,政府通过征税,形成自己的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把钱主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医疗卫生、维护社会安全、扶贫救灾,使公民无论贫富都能享有基本的生存条件、卫生条件、教育条件等等,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这正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政府的任务不是生产,生产是企业和企业家的事。发展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应由企业自身积累或通过资本市场去融资,不能找国家财政要钱。国家财政不能以生产性支出为主,只能围绕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来安排支出。这就是民生财政的意义所在。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偏离了世界潮流,财政部被当成了“建设部”。据《中国统计年鉴》,从1982年到2005年,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里,每年财政预算中最大的支出都是经济建设费(主要用于国有经济主管部门事业费、国有企业增拨流动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以及基建投资),这一项费用比救灾费、抚恤费、离退休费、社会救济福利费、文教、科研、卫生等经费的总和还要高出32%!对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过高比重的国有企业的大量投资,严重挤占了全国人民的生存发展资金。
    为此,我曾于1995年9月21日在武汉大学演讲和随后的一系列论文中呼吁:“国有制比重非降不可”。[注5] 我提出降低国有制比重的办法主要是国有资金保留于少量的公益性产业,而从大量的竞争性产业退出。众所周知,竞争性产业固有的经营风险甚大,政府不应将全国纳税人血汗钱形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竞争性产业中去冒险。
    竞争性产业经营风险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妨列表来看:(见表2)

 

[表2]

点击看大图

(点击可看大图) 

 

    表2如此令人痛心地宣告:在这长达16年的时间里,全部国有工业的亏损率每年都高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亏损企业累计亏损11110.5亿元,比非国有企业的累计亏损总额7532.7亿元高出3577.8亿元,而其盈利企业的盈利总额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却低了4895.5亿元。这一盈一亏综合计算,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了8473.3亿元。与此同时,国有经济在16年中还吃进了国家拨给的“经济建设费”累计总额7万多亿元。
    这张表同时令人振奋地宣告:中国的非国有企业在1990─2005年这16年中,在没有吃国家一分钱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创造利润3万多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00多万亿元,(见表3)2006年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68.8%,三分天下已经超乎其二!中国人对中国经济前途持乐观态度,恰恰就是建立在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高,已经占据主体地位这样一个客观基础上。

 

[表3]

点击看大图

(点击可看大图)

 

    当我们欣喜地看到非国有企业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巨大作用时,我们也不能不痛心地承认:每年向国有企业的巨额注资,成了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拖住了全国人民改善民生的后腿。
    正因为如此,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及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并不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竞争性产业中,要实行“国退民进”的战略。也就是说,国有经济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产业;同时鼓励民办企业向竞争性领域发展;通过多种方式,将竞争性领域的国有独资企业逐步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或私有企业。
    从1998年起,中国就向全世界宣布要从“建设型财政”转为“公共财政”,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公共财政”不如“民生财政”的概念更清晰,有的地方把政府盖豪华办公大楼作为“政权建设”,也归为“公共财政”的成就之列,实际上与改善民生南辕北辙。近几年适逢计划经济思想回潮,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理论又流行起来,说什么“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命根子”,“要重振国有企业的雄风”,“财政的钱要向国有企业倾斜”。于是乎本可用于人民生活的民生资金继续受到挤压,“经济建设费”继续从老百姓的牙缝里流向国有企业,且流量越来越大。2006年再创新高,超过了1万亿元。这么多宝贵的全民资金没有投向民生,而是流到低效率的国有经济无底洞中去了。
    还能这样年复一年地往无底洞里扔钱吗?不行!要真正“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必须当机立断,根治众所周知的积弊——“建设型财政”,认真打造众望所归的“民生财政”。我建议将“经济建设费”削减60%,转为“民生资金”。在这项改革起步时可以稍稍放宽一些,以2006年经济建设费10734.63亿元为基数,先削减一半,省出5000亿元来。

 

    建议之三:将节省下来的一万亿元投向民生
    根据前面的研究,通过一定的改革措施,将每年财政支出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削减,节省出一万亿元资金,是完全可行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笔:
    公车消费4000亿元,削减3000亿元;
    公费吃喝3000亿元,削减2000亿元;
    经济建设费10000亿元,削减5000亿元。
    节省下来的这一万亿元财政资金应全部用于民生领域,可以考虑大致作如下分配:
    第一、将公车消费削减的3000亿元,划拨为公共卫生经费。
    这3000亿元应主要投向以下四个方面:
    <一>、300亿元,用于疾病预防与控制;
    <二>、2200亿元,用于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三>、200亿元,用于补贴医疗保险;
    <四>、300亿元,用于建立医疗急救基金。
    现在的关键是,从每年4000亿元以上的公车消费中砍下3000亿元,虽然在客观可能性上没有问题,但从公务员的主观方面看,还真是一场艰苦的“思想革命”。它不但要触及部门、单位、个人的既得利益,而且也涉及公车制度改革后如何适应新秩序,安排好工作。这项改革没有权威的领导不行,没有领导人以身作则更不行。我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成立一个“医疗卫生与公车管理改革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国务院副总理级的公务员担任组长。
    以往我们抓中心工作的领导小组往往是“单打一”,而“医疗卫生与公车管理改革领导小组”则不能不“双肩挑”,两项任务直接挂钩。要搞好医改,有许多工作要做,条件之一是要增加财政投入;而要增加这一部分投入,就不能不减少另一部分开支,不能不向积弊甚多的公车消费制度开刀;如果这一刀开不好,医改的经费投入依然是“千呼万唤上不来”的;医改落实不了,不仅有害于亿万老百姓,而且也有损人民政府及执政党的公信力。砍公车消费,增医改经费这一战役,可以说是提高执政党执政能力和公务员素质,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的一场重大考验。凡是在公车改革中表现不自觉的公务员,在今后公务员改选或改聘时,应属被淘汰的优先对象。
    第二、将经济建设费中削减的5000亿元,追加于社会保障体系。
    这5000亿元分作两部分使用:
    (一)追加财政预算教育经费3000亿元。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即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2000年这一指标实际上只达到2.58%,而那年全世界平均水平是4.04%。[注6]
    按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正式公布的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161亿元,占当年GDP183867.9亿元的2.8%,如果追加这3000亿元,则财政性教育经费共计达到8161亿元,占GDP比例则为4.44%。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一举实现久攻不克的4%的目标,还略有富余,可以在此基础上去追赶2003年的世界平均水平——4.7%,稍稍有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形象。
    (二)5000亿元中还剩2000亿元,初步考虑可以用于社会保障的以下8个方面:
    1、增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4项基金共计600亿元;
    2、适当扩大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追加费用共400亿元;
    3、适当增加抚恤金100亿元;
    4、追加社会救济福利费300亿元;
    5、追加就业服务机构经费100亿元;
    6、追加救灾支出100亿元;
    7、对工人(含农民工)进行常规职业培训费用200亿元;
    8、为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准备200亿元。
    第三、将公款吃喝中削减的2000亿元分作两部分,其中:
    (一)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刚刚开始建立,资金筹集几乎从零开始,应安排1000亿元。其中用于廉租住房制度500亿元,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500亿元。
    (二)最后1000亿元追加投入环境保护领域。我国2006年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总共才161亿元,实在是太少了。环境问题危机四伏、欠账甚多,亡羊还需补牢。

    简而言之,10000亿元分成三大块:
    第一,公车消费节省3000亿元,给医疗改革;
    第二,给国有经济的投资节省5000亿元,投向教育和社会保障;
    第三,公费吃喝节省20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制度和环境保护。
    我这个办法也可以叫做在财政支出总额既定的情况下,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道理在于东墙该拆,西墙当补。

 

 

 

────────────
[注1] 2007年8月《领导者》杂志第17期
[注2] 见“胡星斗中国问题学网站”http://www.huxingdou.com.cn
[注3] 《城市管理》2005年第6期第13页
[注4] 《中国经济日报》2005.10.18第5版
[注5] 参见拙著《国企改革,绕不开的私有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
[注6]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国际统计年鉴——2006/2007》第372页

星期六, 十一月 08, 2008

数学网站集锦

美国Addison Wesley Longman出版公司属下的一个网站,提供了该公司出版的大量微分方程教材的实时模拟实验。对于一些常见的常微分方程,你可以在这个网站看到物理实验的网上模拟和相应动力系统的相图变化。类似这样的网上模拟在美国许多大学甚至中学已经成为多媒体教学的一部分进入课堂,深受学生欢迎。这里的实验包括各种振动模型(二次常微分方程),生态方程组和混沌模型等。网站的程序是由Java语言编成的,虽然它也在市场上定价出售,但是你可以在网站上免费欣赏所有精彩的动态模拟。
美国Vanderbilit大学数学系和商学院联合建立的一个网站。在这个网站上,你可以运行各种微积分和常微分方程  
的基本运算:你输入所有必要信息后几秒钟内,不管多复杂的运行结果和图象都会马上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网站的 数学运算功能是建立在著名数学软件Mathematica基础上的,可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网上Mathematica计算机器(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下的计算器,它的功能比计算器强得多),但是你不需要花天文数字的价钱购买Mathematica,甚至不用懂得 Mathematica的编程方式,所以对于数学或者各种理工科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好极了的工具。它的功能包括定积分和不定积分,微分,极限,因式分解,牛顿法,二维和三维函数绘图,解各类基本常微分方程等等。 
http://mathgenealogy.mnsu.edu/ 
在一些国家,许多家谱的数据库已经上网,人们可以在网上查到他们的祖宗八代。而数学家常常也把自己的博士导师称为他们的“数学父亲”,这样自然也就有了数学家的家谱。一个可搜索的数学家家谱已经开始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建立起来了,一半以上的美国大学数学系为它的建立提供了它们的博士毕业生的历史资料,现在这一网站已经搜集了历史上48294位数学家的“出生身世”。例如我们如果查一下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的数学家史,我们可以发现他本人有70个学生,而他的“孙子”,“重孙”等等全加起来到现在为止是5304个。而考究希尔伯特的祖先,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显赫的名字:克来因(Felix Klein),李普希兹(Rudorf Lipxxxxz),迪里赫莱(Gustav Dirichlet),泊松(Simeon Poisson),傅里叶(Jean-Baptiste Fourier),最后追溯到拉格朗日(Joseph Lagrange)。而拉格朗日看来是自学成才的了。目前这里还没有包括任何在中国大学毕业的数学博士资料,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可以在这里查到这些资料。
ArXiv 数学预印本网库
http://arxiv.org/ 
网络和电子邮件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用传统邮件交换信息的方法,数学论文和书籍的交流方式也因此出现了根本变化。由于今天大多数数学家都使用TEX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写论文,使用网络和电子邮件传递论文甚至专著都不是困难的事情。同时数学家可以把自己还没正式发表的论文放在自己的网页上,使得同行之间的交流大大加快。一些有心人(在其他数学家准许下)把这些预印本搜集起来,就建立了一个预印本网库。目前这样的网库已经有不少,其中最大的就是这里介绍的设立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s Alamos National Lab)的ArXiv 数学预印本网库。上面第二个网址是网库总站(也包括物理,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论文预印本),第一个网址是数学方面的一个界面。目前(截止2001年12月5日)这里收存的最新数学论文已有17180篇,在12月5日这一天就有近二十篇新论文进入了网库。预印本网库是论文电子出版的一种方式,在国际数学界许多人已经开始讨论什么时候所有论文出版发行完全在网上进行-----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来看,这一天也许已经不远了。数学搜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数学学院)
在网络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恐怕就是搜索器了。如果我们想在网上查一查关于某个特定内容的资料,那么一般我们会使用搜索器,打入需要查的关键词,搜索器就会把它所能查到的网站列出来。国内常用的搜索器有网易(netease.com),搜狐(sohu.com)等等,国际上常用的有Google(google.com),雅虎(yahoo.com)等等。但是这些搜索器都是一般通用搜索器,而这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数学学院建立的搜索器是专门搜索数学方面材料的。比如说你如果想查某个数学家的信息,但是这个数学家的名字又太普通,那么用一般搜索器查出的结果很可能会有许多不相干的链结,这时你就不妨试试这个数学搜索器。例如你在这个搜索器打入“Hilbert”(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的英文名),那么几分钟内你就能找到他的传记,他1900年数学家大会的著名演讲原文,甚至许多以他命名的定理和理论的内容。
从国际互联网诞生的那天起,许多人就想把世界上所有网络信息都编在一个目录下------全世界的网上信息尽在掌握之中,这是多么吸引人的想法啊!事实上在互联网的婴儿时代,这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当时全世界的网上信息就在有限的几个机器上。在今天网上信息超指数式增长的今天,这恐怕已经比登上火星更困难了,据统计,即使是世界上最全的目录Google(google.com),雅虎(yahoo.com)等也不过最多列出了全世界不超过百分之二十的网站网页。作为数学工作者,我们也希望能有数学方面的网页目录大全。这个名为数学世界的网站(Eric Weisstein's World of Mathematics)也许是几十个这样网站中较好的一个,目前这个网站属于著名的数学软件公司Wolfram Research(他们的产品是Mathematica)。这个被称为“网络数学百科全书”的网站收录了10,141 条信息,88,200条参考文献(网址或图书杂志), 和几千幅彩色图片,实时动态模拟软件。在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学数据库中,可以说每个数学工作者都可以在浏览搜寻中学到新的知识,了解到新的动态吧。
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是数学的一大中心。从他们的网站可以了解研究院的近期活动,还能下载许多名家高手近期演讲的录像和讲稿。
另外两个历史悠久的数学中心是瑞典的米塔戈莱夫勒数学研究所(http://www.ml.kva.se/)和法国的高等科学研究院(http://www.ihes.fr/)。从八十年代初期,欧美各国相继建立了一批新的数学中心。其中较早的是陈省身教授等创立的美国伯克利数学科学研究所(http://www.msri.org/)。读者可以在这一网站上看到几乎所有近年来的数学演讲录像,还可以下载所有研究报告的预印本。 稍后建立的有美国明尼苏达数学及其应用研究所(http://www.ima.umn.edu/),英国剑桥牛顿数学科学研究所(http://www.newton.cam.ac.uk/),德国普朗克数学研究所来比锡分院(http://www.mis.mpg.de/)和波恩分院(http://www.mpim-bonn.mpg.de/),加拿大菲尔兹数学科学研究所(http://www.fields.utoronto.ca/),加拿大太平洋数学研究所(http://www.pims.math.ca/)等等。 
 
在北美地区最新的两个研究中心是美国洛杉玑加大纯粹和应用数学研究所(http://www.ipam.ucla.edu/)和加拿大班夫国际数学变革和发现研究站(http://www.pims.math.ca/birs/)。值得一提的是将于明年正式启用的后者, 是一种新式的数学研究场所。这个研究站座落在风景优美的加拿大班夫地区,将专门用做举办短期集中的数学研讨和教育。亚洲各国的数学活动近年来也空前活跃。主要的数学中心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http://www.amss.ac.cn/),日本京都数学科学研究所(http://www.kurims.kyoto-u.ac.jp/),中国台湾中央研究所数学研究所(http://www.math.sinica.edu.tw/)和印度孟买塔塔基础科学研究院(http://www.tifr.res.in/) 等等。 在数学王国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百年难解的著名猜想了。一些著名的猜想,如黎曼猜想,费尔马大定理,庞加莱猜 想等等,无论解决与否,都指引了新的数学发展方向。 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数学猜想新闻来自美国的克雷数学研究所 
(http://www.claymath.org/)。在新世纪开始的2000年,克雷研究所由一流数学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提出了七个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数学问题, 其中包括刚才提到的黎曼猜想,和庞加莱猜想。同时克雷研究所对这七个问题的解决每个都悬赏一百万美元,在数学界及公众媒体中都轰动一时。在克雷研究所的网页,大家可以下载这七个问题的准确描述,和由七位相应的数学家对问题的解释的录像。(http://www.claymath.org/Millennium_Prize_Problems/
值得注意的是这七个问题并没有包括我国数学爱好者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我国数学家陈景润,王元,潘承洞曾经在这一问题上做出了世界领先的结果,但是猜想仍然没有被最后解决。事实上世界上对哥德巴赫猜想感兴趣的人还大有人在,与克雷问题几乎同时,英国法布出版社也悬赏一百万美元给在两年内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人。 (http://www.apostolosdoxiadis.com/million.htm)这个出版社似乎有些炒作嫌疑,而现在问题解决期限已过,因为没有人提出领赏,奖金大概也就不了了之了。哥德巴赫猜想 和相关的数论方面的猜想可以在这个网页(http://www.utm.edu/research/primes/notes/conjectures/)找到。
另一个数论网页大全是(http://www.math.uga.edu/~ntheory/web.html)克雷研究所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下模仿了1900年数学大师希尔伯特提出的二十三个问题。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未被全部解决,问题们的现状和相关内容可以在以下网页找到:(http://aleph0.clarku.edu/~djoyce/hilbert/)(http://www.mathematik.uni-bielef ... lbert/problems.html)
另外两本关于希尔伯特问题历史的专著也刚刚出版,详情请看出版社网页(http://www.akpeters.com/book.asp?BID=160) (http://www.oup-usa.org/isbn/0198506511.html)在被解决的猜想中最著名的要算费尔马大定理了。在这个猜想最后被英国数学家Andrew Wiles解决后,这一定理的历史和最后证明已经在互联网上被总结了。请看(http://math.albany.edu:8010/g/Math/topics/fermat/)。然而一个更一般的猜想现在又开始被悬赏了,这就是所谓比尔猜想,它包含了已解决的费尔马大定理。一位美国的企业家兼数学爱好者比尔(Andrew Beal) 捐资十万美元将要奖给解决这一猜想的数学家。(http://www.bealconjecture.com/)
未解决的数学问题大大小小,许多问题也并不知名。有不少数学爱好者还把这些问题搜集归纳成网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是(http://www.mathsoft.com/mathresources/problems/0,0,00.html)
最后我们应该提到的是一些数学家自己也喜欢象希尔伯特那样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在网上可以找到最有名的大概是美国数学家斯梅尔几年前提出的。他的问题集实际上是一篇论文(http://www.amath.washington.edu/courses/572-spring-2002/smale.pdf) 华裔数学家丘成桐也多次提出过几何方面的未解决问题,但大部分都没有在网上出现,可以找到的是台湾一个网站上的十个问题(http://bbs.ee.ntu.edu.tw/boards/Physics/14/58.html)。 
数学新动向 (http://www.ams.org/new-in-math/)
 
这个由美国数学会编辑的网页介绍每个月在美国数学界乃至全世界数学界的最新动向。这个象杂志一样的网页包括每月一篇新专题介绍,当月数学在大众媒体中出现的新闻或文章,和新的数学科普文章文摘等等。例如在2003年五月的网页上介绍了著名的庞加莱猜想的最新进展,第一届阿贝尔数学奖等等。在最新数学文摘中,读者还可以看到四月  十六日上华盛顿邮报关于非典型性肺炎数学模型的介绍。这一网页的创立是为了使广大普通数学爱好者也能了解数学高深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使大众了解数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科学搜索 (http://www.scirus.com/)
这是一个专门搜索互联网上和科学有关内容的搜索引擎。它与其他常用的搜索引擎不同之处是它的搜索结果会自动略去非科学内容,另外它还能找到相关内容的科学论文。这对于想搜索一个数学问题的数学工作者来说非常有用---你只要打入一个关键词,那就能既查到相关的网站网页,同时还查到了有关的学术论文。
数学历史文献电子文库 (http://historical.library.cornell.edu/math/)
 
这个座落在美国康耐尔大学图书馆网站中的电子文库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数学文献,大多是二十世纪以前数学专著和论文集。这个文库是免费供给所有数学工作者和数学历史学家使用的,只是大多数文献是法语和德语的。例如,对天体力学和动力系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庞加莱的三大卷关于天体问题的名著原文。读者也可以找到希尔伯特,黎曼,克来因等大师的原著。
女数学家传记 (http://www.agnesscott.edu/lriddle/women/women.htm)

数学一向被认为是男人的领地,女数学家只占很少一部分。但是这种状况在世界各地都在逐渐改变。从这个网站大家可以读到有史以来几乎所有著名女数学家的传略。从最早的姬亚(毕达哥拉斯的妻子)到近代的柯瓦列夫斯卡娅,诺特,我们可以领略到女数学家非同凡响的风采。一些现在还活跃在数学界的女数学家,如乌伦贝克,麦克杜甫等还自己撰写了自己 人生事业的文章,对于还在成长阶段的我国年轻女数学家可能会有启发。我国女数学家胡和生院士,华人女数学家张圣容,金芳蓉和 Lai-Sang Young的传记也被这一网站收入。
数学会议是数学家们交流成果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 参加合适的学术会议对于青年数学家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找到合适的会议主要靠各个数学分支的数学家之间的私人联系, 但是消息再灵通的数学家恐怕也比不上互联网知道的多.
美国数学会(AMS)是世界最大的国家数学会, 在它的网站上有一个比较好的会议信息时间表. http://www.ams.org/mathcal/这一网页不仅介绍了美国数学会本身组织的会议,也列出了在许多其他国家召开的会议的信息. 美国另外两个数学组织, 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SIAM) 和美国数学协会(MAA) 也各有介绍它们自己组织的会议的网页: http://www.siam.org/meetings/calendar.htmhttp://www.maa.org/meetings/meetings.html.
欧洲数学会网页http://www.emis.de/conf/announce.html. 当然在这里可以找到更多欧洲的数学会议. 世界最大的数学国际会议:国际数学家大会(ICM)的 信息可以在国际数学联盟(IMU)的网站找到: http://www.mathunion.org/ICM/index.html由各个国家数学会组织的会议的信息往往可以在那个国家的数学会网站找到,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各个国家数学会的网站联接可以在这里找到: http://www.ams.org/mathweb/mi-sao.html
除了各个数学会提供的数学信息, 一些独立机构现在也在网上提供数学会议信息. 比较著名的要算加拿大的Atlas数学会议提要(AMCA): http://at.yorku.ca/amca/conferen.htm这个不仅列出各个会议的网上信息, 同时还提供网上上传会议报告摘要的服务. 许多会议现在使用他们的服务, 从而省去了自己编辑报告摘要的繁琐工作. 他们列的会议往往和美国,欧洲数学会列的各有千秋, 都值得搜寻一番.
另一个寻找会议的办法是从数学会议中心的网站来找. 德国的Oberwolfach数学研究所( http://www.mfo.de/) 是欧洲最重要的数学会议中心, 而北美洲今年也成立了加拿大班夫国际数学研究站 (http://www.pims.math.ca/birs/).这两大会议中心每年都有连续不断的小型会议和讨论班. 世界各大数学研究所也定期举办各类会议和特别学术年. 数学研究所,研究中心的网站可在这里找到: http://www.ams.org/mathweb/mi-inst.html,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国内的会议信息可以在中国数学会网站(http://www.amss.ac.cn/cms/)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网站( http://www.amss.ac.cn/)查到

来源: http://www.sciencenet.cn/blog/ChinaAbe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