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中心 耿益群
摘要:19世纪在德国大学中的一场深刻的大学革命,确立了科学研究活动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赋予了大学以发展科学文化的基本职能,同时,也引发了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德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使德国研究生教育呈现出新的面貌,以适应德国经济和科技发展。
关键词:德国,研究生教育,学徒制,研究生院,第二文凭教育
- 德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
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可追溯到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剑桥大学产生之初,就曾出现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但是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执教的资格和开业的执照,这是现代研究生教育发生、发展的基础。19世纪初叶,柏林大学哲学院取代了神学院在大学的中心地位,成为大学的中心和科学研究的发源地,并在大学发展的历史上首次产生了有哲学院授予的博士学位,这标志着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1806年德意志最大普鲁士邦败给了法国,这唤起了德国人的爱国思想,振兴的意志民族,建立统一的德国,成为众望所归。教育改革成为民族复兴的重点。在此背景下,1809年,在新人文主义者洪堡的倡导下创办了柏林大学,强调大学将致力于专门的科学研究作为主要的任务,而把教学放在次要地位,实行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在柏林大学,大学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研究者,大学是一种自由地追求真理的机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真正的科学修养,成为高水平的研究者。柏林大学设立了哲学博士学位,提高了这学院的地位,推动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开创了现代学位制度的先河。19世纪中期,学徒式的新型教育形式在德国大学中出现,研究生教育诞生。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这一时期,研究所和习明纳获得了长足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出现了博士学位规则,形成了德国独特的博士生教育模式,一直到纳粹专制以前,德国研究生教育一直处于世界前列,是世界科学和教育中心。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研究生教育飞速发展,并进行了重大改革,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
- 德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德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深受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中世纪行会艺徒教育中师傅带徒弟的做法。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所的出现和社会对专业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的需求的增加,逐步形成了德国独具特色的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研究生教育模式,强调试图之间的人格、情感和学业继承关系,重视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绝对的、主导的作用。由于德国大学无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授予的学位就是硕士学位,这一学位介于其他国家的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之间,没有专门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因而,德国的研究生教育事实上博士生教育。
招生
德国研究生的招生没有入学考试,但要经过导师的严格挑选。德国教授在选拔博士生时,重视其在硕士阶段的科研素质和实际能力,要求硕士论文总分为优秀,再经面试决定。
德国有高等学校300多所,根据其性质和任务可分为三类:综合大学、应用性大学或高等专科院校、神学院和艺术学院(或简称单科性大学)。其中,全国有综合性大学87所,这类大学学科、专业齐全,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和科研并重,大学的学习年现因专业的不同为4-6年。毕业后授予的式硕士学位,称为“Magister”或“Diplom”。其他两种高校的毕业生也同样被授予硕士学位,称为“Diplom”,但在后面加注“F.H.”,德文的意思是“专门高等学校”。原则上,综合大学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招收博士生,申请者须具有Magister或Diplom学位,这是录取的必要条件,持有Diplom学位,但后面注有“F.H.”的没有资格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申请者一般要先找到一位教授作为其导师,教授对得意的学生也往往主动提出读博士的建议,与其商讨将来的博士论文工作。如果教授同意指导其论文研究,该学生就此便进入博士生阶段。约有10%的德国大学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因而,在德国,博士生招收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也没有录取与招收博士生的时间限制。教授根据申请者的成绩择优录取,录取工作是个别进行的,录取权掌握在教授手里。
学位的授予
德国授予一定资格者的学位称号有两级,第一级为硕士学位,包括文凭硕士学位(Diplom)、一般硕士学位(Magister)和神学硕士(Lizentiat)。第二级学位为高级学位,包括博士学位和教授被选资格学位,这两种学位只有学术性高等学校才有权授予。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艺术性高等学校是无权授予此种学位的。1987年4月9日修订的《联邦德国高等教育总纲法》第18条“高等学校学位”明文规定授予通过高等学校考试的学生文凭硕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同样也授予通过高等专科学校考试的学生以文凭硕士学位,但应注明“高专”字样。
德国的博士学位根据学科可分为工学博士(Dr.-Ing.)、自然科学博士(Dr.rer nat.)、哲学博士(Dr.phil)、经济和社会科学博士(Dr.rer.pol.)等多种,他们在学术水平上属同一层次。此外还有任教资格博士(Dr. Hab.),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经过两年左右的教学锻炼就可取得这个学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如希望获得教授备选资格,通常要经过约五年时间在大学中工作和进修。在这期间他必须在各种学术性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有质量的论文,同时撰写比博士论文水平更高的学术论文,然后申请教授被选资格考试。要求很高,要得到教授被选资格很难,据统计,1988年联邦德国获得教授被选资格的平均年龄为39.8岁。
课程
德国研究生教育产生之初,由于受当时在欧洲占统治地位的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学校的责任不在于传统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及掌握科学方法,反对传统课程及学校里僵化的、呆板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采取教授单独指导的独特方式。因而,在德国,研究生教育没有课程学分之类的要求,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教授根据需要采取讲座制、研讨班及大量学术活动,强调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大学虽然也为博士生开设一点课程,但属于研讨性质,可自愿参加,目的主要在于为博士生们与导师提供交流、讨论的机会。
管理体制
德国的博士生在培养方式上相对自主,其在组织管理上的特点是没有专门的负责博士生教育的机构,博士生的培养是在研究所进行的,师生之间是师徒关系,导师负责博士生的组织、管理和监督,虽在系一级设立博士学位委员会,但这并不是校一级的研究生管理机构,不具有研究生管理与协调职能。但因博士论文有质和量的规定性,要想得到一篇认可的博士论文决非易事,每年的淘汰率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培养了博士生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博士生的培养过程
洪堡认为大学是客观科学和主观教育的结合体,一方面是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是人格教育。大学是师生共同追求和探索真理的最佳场所。反对大学手经济的、社会的、国家的需求的制约,提出大学没有义务为学生将来的职业进行训练。洪堡的大学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德国博士生的教育目标,因而19世纪中叶和下半叶的博士生教育部目标是要培养纯理论的研究者,直到19世纪末,由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形成了技术科学,德国出现了一批工科大学,开始有了工科博士生教育的目标,摆脱了纯科学观念的束缚,形成了培养工程或技术研究者或专门人才的教育目标。因而在传统上,德国的博士生教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博士生的中心任务是科研、撰写论文。德国博士生通常都是“在职”攻读,即在本系、本研究所担任各种各样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受雇于学校或参加科研项目,边工作边写论文。
在德国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强调严格的科研训练,形成了独特的师徒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德国大学内部组织实行讲座制,由一名专业水平高的教授负责,下属若干副教授和助教。博士生教育是在讲座附设的研究所进行的,没有专门的像美国研究生院那种管理组织,这就更加突出了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讲座制下教授的权威地位。高等学校博士学位规则与各州高等学校法特别肯定了教授对博士生教育的指导作用,教授水平及其对博士的指导直接制约着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导师的指导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科研与论文协作以及论文评审三个方面。博士论文的选题是德国博士生教育的重要开端,是博士生教育的基础与科研方向。博士生是导师的助手,充当助研或助教,其科研与学位论文常常是教授的科研课题的一部分。导师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指导其选择符合教授的科研兴趣又符合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特长的论文课题。由于博士生没有课程学习的要求,因而培养过程在论文题目确定后,就直接进入科研论文的写作阶段。通过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培养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加的素养。导式的指导时博士生顺利进行科研和撰写高水平的论文的关键所在。导师主要在研究方法、研究材料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论文体例的确定、理论分析和得出结论以及论文的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博士生进行指导。导师还在论文的评审过程中对博士生的论文进行全面审查与指导。导师通常是博士学位委员会所指定的两位或两位以上的论文评阅人中的第一评阅人,导师的评阅意见直接决定博士生是否能参加论文答辩,同时导师还可以对论文题改进或修改意见。
为了有利于培养博士生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博士生一般担任助研工作,承担所在研究所的部分科研或助理性科研任务,特别是作为导师课题的主要成员,承担其中的部分任务。此外,博士生还担任助教,为本科生开设某些辅助性课程,并要求带实验和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在德国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和教授之间的这种师徒关系,对于提高博士生的教育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 德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及未来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德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德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从急剧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后的缓慢发展,到20世纪90年的快速增长,博士生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所推动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使德国研究生教育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方式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没有系统的博士生课程体系,不利于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新型的科学和交叉科学的知识;不利于博士生日后从事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博士生培养的周期太长,不利于早出人才。师徒制的博士生培养方式,造成了规模小、研究方向比较单一、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受到局限,很难进行交叉科学和跨学科的研究。因而,为了加速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促进跨学科研究,增强德国在经济、科技和国防上的国际竞争力,德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对研究生教育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一)学习借鉴美国研究生院模式,建立具有德国特点的研究生院
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大增加了教授的工作量,教授们不能将许多时间用在指导博士生上。据80年代的一项调查,50%的博士生每三个月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一次导师。另一项调查表明,14%的被调查的博士生一年中最多与导师谈一次。博士论文选题过分专门化,基本理论、跨学科研究受到忽视,青年学术人才缺乏流动。个别的指导方式使博士生很少有参加集体研究和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不利于新科学的发展和进行应用研究。基于以上问题,德国科学审议会于1986年提出了“关于高校学业结构的建议”,对博士生的培养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强调在保持和加强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方式的同时,借鉴美国研究生院模式,在大学中设立研究生院(Graduiertenkolleg),改进博士生教育。德国的研究生院与美国的研究生院不同,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科研集体,拥有一个确定的研究方向。此外,与美国研究生院不同的是,德国的研究生院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生院的教授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领域,博士生在此可以得到强化的跨学科的交叉指导,以培养其科研能力。1984年,在蒂森基金会(Fritz Thyssen Stiftung)的资助下,在科隆大学建立了德国第一个研究生院——分子生物学研究生院。在德国科学审议会正式提出在高校中设立研究生院后,各方面纷纷积极响应。1989年,根据1988年科学审议会“关于促进研究生院的建议”,联邦政府和各州达成协议,共同资助研究生院。并由德国研究协会(DFG)负责实施整个教育计划。
研究生院的具体建立程序是:由若干专业相近的教授——来自同一高校的或同一地方不同高校,也可包括同一地方其他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首先拟定一项研究和博士生培养方案,并向州主管部门提出建立研究生院的申请,州主管部门批准后直接将申请报告提交给德国研究协会。德国研究协会对申请进行分类比较性专家评估,然后决定是否提供资助。主要的评估标准是研究和培养方案的质量是否符合德国研究协会制订的关于建立研究生院的要求,以及申请人及单位本身在所报方向是否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研究生院不是永久性机构,申请者在办申请中要说明预定的期限,研究生院的人数在20-30之间,有5-15名教授,称为导师(Tutor),10-20名博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生院的学生总数不得超过30。在科研方面,一个研究生院的研究方向比一个研究小组或一个讲座更宽一些,通常是一个专业中的一个方向,或多个专业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在培养方面,研究生院有博士生培养计划,开设有关的必修课程,课程内容不限于论文的范围,同时为博士生提供论文课题,博士生通过写论文参与集体的科研项目。研究生院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一周的讨论会,由博士生及博士后各自报告其工作进展情况,以督促博士生的工作,同时也促进学术交流。在招生方面,每个研究生院要通过报刊登出招生启示,面向全国招生。录取工作完全有研究生院的导师独立决定。录取标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1)大学学习成绩,一般要求结业考试达到优秀,而且是在规定的期限内毕业;(2)计划中的博士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3)申请者必须愿意参加集体研究项目。此外,申请博士的不得超过28周岁,申请作博士后的博得超过35岁。
建立研究生院初期,许多高校及教授都提出了建立研究生院的申请,联邦和各州的研究生院试点计划由于经费问题,无法一下子接纳更多的申请者。1989年底,联邦和各州政府在科学审议会建议的基础上达成协议,提供3亿马克特别经费,促进研究生院的发展。1993年,建立了199个研究生院,分布在60所高校,共接纳博士生约4200人,约占博士生总数的10%。虽然个别指导的博士生培养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到1993年6月,德国研究协会共收到514份建立研究生院的申请,但只批准了199份。这说明了研究生院发展的良好势头。1996年5月,研究生院增至214所,1997年,又增加到280所,到1998年研究所数量达300所左右,博士生总数达6400人,占全部德国研究生的20%。德国的研究生院是一个“科研集体”,是通过科研培养博士的机构,这种组织形式与德国19世纪的研究所(Seminar 或Institut)有着一定的联系,因而有人认为,研究生院的建立,是的教学与科研统一的传统原则在新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恢复。
(二)发展第二文凭教育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跨学科人才的需求,推行第二文凭教育,招收具有文凭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或由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学习两年,培养高级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第二文凭班不需要入学考试,只要硕士毕业总成绩为优秀或良好均可入学。入学后由一名导师负责制订学习计划并指导论文,第一年以课程学习为主,学习若干本专业的基础课程,第二年按研究方向选修若干专业课,参加研讨班,有的还参加导师的部分科研工作。学习结束时,按规定通过各门课程的笔试或口试,还要完成毕业论文。论文通过答辩后,可获得毕业证书,但一般不授予新的学位。这类毕业生很受企业界欢迎,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大公司技术和管理部门的中高级负责人。
(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德国的科研和高等教育领域也相应地表现出一种国际化的趋势。在规模大、学术和研究水平较高的院校表现尤为突出。有些大学的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因而吸引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学生到其所在的研究所攻读博士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及合作研究。在有的研究所中云集了十来个国家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有的学生获得来自不同渠道的资助,有的则是经过严格考核,直接由教授资助。在许多高校在招收博士生时实行三三制,即来自本校、来自德国其他大学和来自国外大学的毕业生各占三分之一。德国的学位制度比较独特,在欧盟政治、经济一体化,以及在此推动下的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趋势下,欧洲各国正在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三级学位,即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为了与国际接轨,德国也在改革学位制度,以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
1997年,德国在里斯本签署了欧洲相互承认高等学校学历文凭的协议。只要至少在大学学习3年,在本国所获得的允许从业的所有文凭都可在德国得到承认。1998年,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首次通过了“成人在其他大学取得的学习成绩的提案。1998年,新的德国《高等教育总法》决定设立国际承认的毕业文凭,即,高校可开设学士课程和硕士课程。学士课程需要6到8个学期,硕士课程则需要2到4个学期,当两者连续时,总起来不超过10个学期。新引进的学士-硕士制度与其国内现存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并存。现在,德国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在开设国际流行的学士和硕士课程,有的还用英语上课,开发了几百门用英语教学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试图通过这些课程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以及渴望缩短学业时间的本国学生。与此相应的措施是,1999年,成立了德国认证委员会来保证新课程的质量。在课程的国际化中,首先开设了国际性专业。1997年,联邦教育部制定了开始国际专业计划,至2005年以前为此准备了4500万马克。德国学校交流中心还为这些国际专业附带设立了硕士加(master-plus)项目,并提供指导。通过这一项目,已拥有学士或类似文凭的外国人有可能在两年半的时间内获得德国大学毕业文凭,有些专业用英语授课,且辅以强化的补充课程。1999年,启动“高教国际课程计划”,到2000年,政府为此投入首期资助经费3000万马克。设立区域研究课程计划或研究机构,为了更系统地研究欧洲问题,外交部于教育科研部联合制定了“欧洲学”学科大纲。1998-1999年,柏林、波恩、汉堡和萨尔布吕肯四所大学开始招收“欧洲学”硕士生。
1975-1995年,西德的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在所有博士学位中增长最快。在这二十年中,自然科学学位年增长率为5.1%,工程学位年增长率为4.8%,总的博士学位年增长率为3.4%。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学术以外的领域,扩大的劳动力市场对受过更加宽泛的教育的高学位的学生的需求不断增多。德国开始改革学习年限,以缩短获得学位的时间,使研究生能够适应工业界的研究。这主要是由于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年限太长,一般要经过20年的高等教育才能完成科学和工程的博士学位(包括7年的大学第一级学位教育,使年的博士学位学习计划,三年的habilitation——即,独立的实验室工作经历),然后才能进入工业界开始工作,这对于工业界来说年龄太大了。同时,也限制了国际学生的流入。因而,在科学与工程博士领域的改革也是德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2001年由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发起PHD项目,即“在德国高校攻读博士学位”项目,通过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与德国研究协会(DFG)两个组织对德国博士生教育改革进行资助,如今已投资1200万欧元。2002年12月9日,42个PHD项目的负责人在慕尼黑大学召开了首次年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贯彻德国的博士生教育改革,使德国在对博士研究生的吸引力方面能与英美抗衡。会议拟定成立一个统一的博士研究生院,向少数学生提供奖学金,使得一名博士研究生可以得到多所大学的辅导,部分地减弱学生对个别教授的依附性,从而能够尽快结束学业。联邦教育部对此建议予以支持,各州也表示了赞同。同时,在指定课程周期、长短、辅导、语言、口笔试规则、国际学位认证等方面已取得的成绩还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参考文献:
1.庞青山, 谢安邦. 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J], 2002/10.
2.解茂昭. 从传统走向未来——德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动向及其启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J], 1996/6.
3. Marijk C. Van dr Wende, Internationalisation Policies: about new trends and contrasting paradigm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4(2001), pp249-259.
4.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in Europe, Asia, and the America, http://www.nsf.gov/sbe/srs/nsf00318/summary.htm#mobility.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